昌都市宗教领域以“三个坚持”为抓手助推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走深走实
2025年07月01日 09时57分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
【打印本文】
自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启动以来,昌都市委统战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总体安排部署,以“三个坚持”为抓手助推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不断走向深入,取得实效。截至目前,宗教领域开展各项比赛900余场次,参与僧尼1万余人次,覆盖7项比赛活动,获奖人数达800余人。
坚持高位推进,压实工作责任。市委统战部坚决扛起主体责任,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领域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通知》,明确目标任务、主要内容、方法步骤、工作要求,召开动员部署会和推进会,总结经验做法,研究解决问题,部署工作任务。各县(区)委统战部、各寺管会严格按照市委总体活动部署,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细化方案,创新载体,丰富内容。广大僧尼积极参与到活动中,唱响主旋律,弘扬正能量,使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真正成为教育广大僧尼自觉维护祖国统一,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,进一步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有力抓手,巩固“三个意识”教育成果的具体实践。
坚持紧扣主题,强化红色内涵。各县(区)委统战部紧扣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,按照“先培训后比赛”的要求,积极协调宣传部、交通、人社、公安、司法等部门进行培训及技术指导,相继开展了理论政策宣讲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及书写、传统技能、现代技能等系列活动。
各寺管会干部以身作则,与僧尼一同参加各类比赛活动,增进了干僧交往交流交融。广大僧尼认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,参与书法比赛,不断增强“五个认同”,特别是把传统技能与现代元素充分结合,用沙画、雕刻、素描、木雕、酥油花(浮雕)、非遗跳神、图片等方式,创造了大量与时俱进,符合新时代主旋律的作品。市委统战部、强巴林寺僧尼和干部齐唱《爱我中华》。强巴林寺、烟多寺等寺庙僧人用彩砂绘制技艺(非遗项目)绘制国徽、国旗、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、60周年大庆微标等内容,把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与真情倾注在笔尖中,融入细沙,最终凝聚在图案中。
边坝县各管委会组织开展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现代生产生活驾驶技能竞赛及主题厨艺比赛,设置汽车驾驶、装载机操作等比赛项目,提升僧众的现代生产生活技能。类乌齐县委统战部举办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专题培训班,重点围绕7大类活动内容、“三个意识”教育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、藏传佛教中国化等内容,引导僧尼积极参加比赛。
贡觉县委统战部联合宣传、组织等部门组建宣讲组,深入各寺庙开展宗教领域“迎大庆、颂党恩、共奋进”宣传教育暨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宣讲会。芒康县维色寺管委会深入挖掘红色资源,组织寺庙僧人跳“嘎舞”。洛隆县根据七大类比赛内容,创新推出宗教领域六类专项内容。丁青县创新开展唱红歌视频评比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讲解员比赛、法律知识竞赛暨摄影作品展。
察雅县开展“政策理论宣讲”竞赛,115名参赛干部、僧尼结合身边的事例,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,把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到基层一线和寺庙僧尼中去,转化为寺庙僧尼政治思想行动自觉,坚定不移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。江达县等11县(区)开展寺管会干部和僧尼讲红色故事县级比赛,不断深化“三个意识”教育成效,凝聚团结力量。
坚持抓舆论宣传,强化活动氛围。各县(区)委统战部、各寺管会充分利用广播、网络、宣传栏、LED显示屏等载体,通过专题宣讲、家访、座谈交流等形式,深入宣传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的重大意义、丰富内涵和具体要求,广泛传播爱国主义、英雄事迹、民族团结等故事。目前,结合宗教界“三个意识”教育,开展“红色昌都·振兴奋进”活动集中宣讲300余场次、参与僧尼6000余人次,为活动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