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都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

政府信息公开

《昌都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》政策解读

发布时间: 2023-12-23   浏览次数:   【字体:

《昌都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

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》政策解读

一、制度制定目的
    旨在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行为,确保依法、合理运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,达成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目标,切实维护公民、法人与非法人组织合法权益,为城市管理执法戴上“紧箍咒”,让权力在法治轨道运行。
    二、适用范围明确
    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其工作人员执法活动适用,各县(区)局比照执行,构建起市、县(区)两级统一规范的执法尺度框架,保障区域执法一致性。
    三、核心要素阐释
   1. 自由裁量权定义:依法律、法规、规章,在法定处罚种类、幅度内,考量违法事实、性质、情节、危害等因素决定处罚与否、种类及幅度,好比“量体裁衣”,精准匹配执法力度。
    2. 行使原则遵循:以事实为基,过罚相当,合法、合理、公正、公开,处罚与教育结合,兼顾执法刚性与温度,避免“一刀切”或畸轻畸重。
    3. 考量因素多元:涵盖危害后果、主观恶意、违法次数、手段恶劣程度、区域范围、持续时间、案值等,全方位评估违法情形,实现精准定性定量处罚。
    四、裁量标准细化
    1. 违法等级划分:分轻微、一般、严重三级,为后续不同处罚层级提供基础依据,使执法判断更清晰。
    2. 处罚裁量分级:含不予、减轻、从轻、从重处罚,明确各等级适用情形,如轻微且无危害后果不予处罚,主动消除危害从轻处罚等,增强执法可操作性。
    五、监督与责任机制
    1. 内部监督严格:考评监督科负责指导、检查;案件调查终结、处罚决定前多环节审核,集体讨论重大复杂案件,确保执法严谨。
    2. 外部监督有力:接受社会投诉举报,回应公众关切;不定期案卷评查,监督自由裁量权行使,有错必纠。
    3. 责任追究明确:对执法人员徇私舞弊等滥用权力行为,依纪依法处分,构成犯罪移送司法机关,为制度落地保驾护航。

附件下载:
相关链接: